9月5日下午,张大千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教学副院长罗真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围绕新学期教学计划、课程创新、产教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谋篇布局。
锚定方向:构建“传统+现代”双轨课程体系
会议伊始,教学副院长罗真副教授传达了学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传统+现代”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他指出,本学期将重点修订2026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着重打造中美联合办学班。教研室主任杨琳指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构建“中华美育基因传承+数字技术创新”的双轨课程体系,打造“基础课程夯实能力、核心课程强化创新、实践课程对接行业”的三级课程构架,在《动态图形设计》《交互媒体艺术》等课程中增设AI生成、三维建模等技术模块,推动传统艺术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
创新实践:深化产教融合与跨学科协作机制
针对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李伟博士提出,当前市场对“视觉+交互”“视觉+数据”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建议专业增设用户体验设计、生成式AI应用等模块课程。屈梅教授表示,在《广告创意》《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课程中可以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通过“课程+项目”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学生作品向市场产品转化。随后,与会教师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同时,副院长罗真表示,学院将启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年轻骨干教师赴美交流学习,促进教师团队在数字媒体技术、可持续设计等前沿领域的知识更新。
质量提升:完善教学评价与资源建设
为保障教学质量,副院长罗真宣布实施“三阶督导”机制:院系督导组随机听课、教研室内部互评、学生代表反馈,形成动态教学质量监控闭环。同时,教研室主任杨琳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项目,积极建设线上线下课程,促进学院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更多教学成果。
凝心聚力:共绘专业发展新蓝图
会议最后,学院副院长罗真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视传教研室在课程思政融入、赛教融合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强调要“紧盯行业需求、夯实内功、打造特色”,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设计竞赛与学术交流,推动专业向“智能化、国际化、可持续化”方向升级。
此次会议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设计人才注入新动能。
张大千美术学院
2025年9月5日
(图文/杨琳;初审/杨涧;复审/罗真;终审/李欣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