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凸显产品设计专业办学特色,6月6日,产品设计教研室在大千楼A106召开“打造陶产品特色”专题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产品专业负责人罗真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陶艺室实验人员参会。
罗真副院长在会上传达了校领导关于“做大做强陶产品特色”的指示精神。他指出,陶是内江周边地区比较有特色、有历史传承的产品,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将陶艺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既符合我校与地方经济文化融合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方针,又能形成我们产品专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因此,产品设计专业要明确发展方向,聚焦陶产品特色,并将陶产品特色做大做强。“我们要立足地域陶瓷文化资源,通过3-5年建设,使陶产品设计成为我院的特色名片,最终实现教学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罗真副院长强调。这既是校领导对我们的指示,也是我们专业发展的目标。
为确保特色建设落地见效,会议制定了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多措并举,推动教师能力转型。
一是技能培训。由于经费不足以支撑每个老师的外派学习,我们从校本培训做起。下学期起,各专业教师在朱鑫龙老师和陶艺实验人员的指导下,系统学习陶艺技能。假期中,由朱鑫龙老师起草学习计划并规划安排陶艺室实验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假期中,各位老师通过广泛收集相关陶产品的兴趣点,明确自己可能转型陶艺的方向。
二是校企合作。通过朱鑫龙老师课程建设与企业导师的合作,聘请聘请本地陶瓷大师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展校内工作坊,提供教师们对陶艺的理解和审美。
三是课程建设。要求每位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在未来1年内至少掌握基础陶艺技能,并参与陶艺相关课程开发。
教研室主任吴霞表示:“转型不是替代,而是拓展。我们要在保持原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让陶艺成为产品设计的新亮点。”
会议还研讨了陶产品产业化的实施路径,大家就实施方案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来一系列可行的方案,总体思路是产学研融合,助推产业化发展。诸如联合本地陶瓷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项目;设立可以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的工作室;举办师生陶艺作品展扩大专业影响力,同时举办产学研对接会等等。实训室主任彭飞胜老师建议,“可以结合3D打印等现代技术,这样既能传承文化,又能体现我们的专业特色。”
会议明确,教研室将于近期完成以下工作: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时间表;争取组织大家调研国内同类院校陶艺专业建设经验;启动陶艺课程模块的开发工作;对接本地陶瓷产业资源,建立合作意向。
最后,罗真副院长在总结时强调:打造特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研室全员统一思想,希望各位老师积极投身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共同开创产品设计专业发展的新局面。
张大千美术学院
2025年6月6日
(图文/吴霞;初审/杨涧;复审/罗真;终审/彭永馨)
